打造孩子的101分
不想讓孩子的童年失去歡樂,卻又怕他前途黯淡無光?
只要掌握開心成大器的教養關鍵,親子雙贏不是夢想。
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」原本只是一句廣告詞,多年來,卻成為父母揮之不去的緊箍咒。
無論哪所學校、哪種產品、哪家補習班,只要提示這句咒語,許多父母便如著魔般趨之若鶩,為了讓孩子贏,出錢出力在所不惜。
知名料理老師林美慧的鄰居為了方便孩子就讀北投某私立名校,不惜讓孩子和媽媽在附近飯店住了一年,期間努力看房子,終於達成搬遷心願,看得她也不禁為3歲孫子擔心:「是不是要早點開始做什麼增加競爭力?」
「現代父母真的很矛盾掙扎,」為了兩個兒子辭去藥師工作、專心當全職媽媽的陳姿均坦言,許多孩子課後時間排滿滿,媽媽們聚在一起的話題都圍繞著學習打轉,討論孩子學了什麼?學得怎樣?哪一家、那個老師好,「已經中毒很深,」她承認自己也在天人交戰,「我不知道孩子這樣的童年到底快不快樂?」
父母並非故意要把孩子變成補習機器,「我們也覺得孩子很可憐,但是沒辦法,大家都這樣,誰願意先放棄?萬一比不上別人,孩子自卑怎麼辦?」陳姿均說,大環境變動快,教改方向不明確,更加令父母憂慮孩子的未來,雖然羨慕多元化的教育,能活潑的學習、不是只看成績,「但這有可能嗎?」
像陳姿均這樣迷惘的父母並非特例,「我曾經對一群媽媽演講,發現她們焦慮指數極高,」名作家、也是兩個孩子爸爸的侯文詠回想,「簡直把我當成神,問孩子的問題問到流眼淚,」他當場覺得:「現在的教育很可怕。」
飼料雞世代
大人的迷惘焦慮,造就忙碌的孩子。早期可能只補英文數學,現在為了「平衡發展」,除了學校功課,琴棋書畫什麼都學,連運動也要額外上課,「讀更多、補更多,假日還要寫報告,爸媽還當秘書替他們做,」侯文詠觀察,孩子生活變成沒有留白的圖畫,「人生多出不必要的壓力,對小孩不公平。」
愈來愈多警訊顯示,過度規劃的生活,正侵蝕孩子身心,讓他們變成「飼料雞」。
每天靜態生活,從早上7:45到晚上七、八點或9:30,坐在教室與安親或補習班裡研讀算寫,平常睡不夠,即便放假日也窩在補習班與掛在電視與電腦前做「沙發馬鈴薯」或「滑鼠馬鈴薯」。
小學生體適能每況愈下,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值、柔軟度、肌力肌耐力、瞬發力和心肺耐力都表現不佳,且逐年退步,不但比不上運動風氣興盛的歐美,也不如日本、新加坡及中國大陸。
而根據教育部國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,小學生體重不合格率(過重、過輕、肥胖)高達42.7%,小一齲齒盛行率則為68.2%,12歲學童平均齲齒2.7顆(日本2.4顆、新加坡1.0顆),小六視力不良率超過五成。翻看本期《康健》,在未刻意安排下,鏡頭下竟出現很多戴眼鏡的小朋友。
「看我們的孩子都沒運動,其實是最難過的,一個孩子不能打球、不能動、不愛動,分數算什麼?」親職教育專家游乾桂指出,健康才是未來成就的基礎,「你連路都走不遠,什麼都別講。」
致力於環境教育、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醫師更直陳:「台灣孩子身體只維持在活得下來的程度。」
不只是健康亮紅燈,情緒發展也缺乏得到妥善的照顧。根據2004年兒童福利聯盟發表的兒童心靈貧窮現象調查,近五成孩子常常或有時覺得不快樂,四成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,超過一半的孩子則不願對人訴說心事。
父母最常講的一句話:不要來煩我!
「兒童時期需要在情境裡學到情緒發展、待人接物,結果都去安親補習,被高壓管理,」李偉文指出,父母工作忙碌,也很難做到良好示範,他女兒的老師問班上同學寫下父母最常講的一句話,結果統計最多的竟是『不要來煩我』,」他感嘆,只有不到兩三個家長,會以正面言詞跟孩子互動。
時間緊湊、壓力沈重,兒童愈來愈少餘裕自主玩樂、創造,加上承受太多大人的注意力和服務,許多孩子變成自我中心的小太陽,「頭大(智育)身弱缺乏美感,不懂人際智慧、群體生活,」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鍾思嘉觀察。
更大的隱憂是孩子因為事事都被父母安排好,「變得無可奈何,死氣沈沈,不覺得求知是快樂的,也缺乏對知識的熱情,」李偉文指出,曾有病人跟他訴苦,小孩晚上玩遊戲上MSN,白天上課打瞌睡根本管不了,對學習興趣缺缺,「就算天賦好也沒用。」
其實大多數家長並不希望看到孩子失去童年快樂,為了成績動搖身心健康的基礎,只是害怕現在沒做,等孩子長大會後悔。
但到底什麼才是未來競爭力?「真是大哉問,」李偉文表示,雖沒有標準答案,但就目前所見,全球化影響下世界是平的,競爭不再有地域限制,就因為變動性高,知識、技術汰換速度極快,如果想逼孩子靠背誦學習來增加能力,「可以說完全搞錯方向了!」
他認為,未來世界將是專案計劃的工作模式,團隊合作愈來愈重要,除了積極主動學習,孩子必須懂得傾聽別人、表達自己,才能生存,否則學歷即便再優秀,但與人互動不良,「一樣會被淘汰。」
這並非台灣孩子獨有的挑戰,「競爭一定有,未來台灣青年可能要和印度、巴西、俄羅斯人一起爭取工作機會,」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地區總裁李開復不諱言,世界性的趨勢如此,所以每個國家的父母都擔憂孩子教育不足,台灣孩子並沒有居於劣勢,「父母過慮了。」
事實上,21世紀的人才需求已和過去不同,光比成績不會世界第一,「做最感興趣的事情,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脫穎而出,」他指出,「一個人能否成功,不只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(IQ),而要看他的情緒智商(EQ)及靈商(SQ),」他在《21世紀最需要的七種人才》寫道。(SQ=Spiritual Quotient,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,能分辨是非,辨別真偽。)
「想要孩子出來有工作做,一定要讓他有個能力是別人沒有的,很多父母要孩子跟別人一樣,這是不對的,」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強調,現在許多孩子問題在讀死書,課本以外的都不會,父母只好一直保護著,「應該要發展孩子的長處,讓他去打天下,」她舉例,一位和她到偏遠小學服務的義工是電子公司董事長,只有高工畢業,但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當黑手、能做得好,結果年紀輕輕就事業成功,也因雙手萬能,解決問題的能力強,成為志工隊伍裡受人歡迎的人,洪蘭大聲疾呼,「父母觀念要跟上時代,不是拿孩子去陪葬。」
過去學歷至上,成績好不好的確影響成功很大,因此「不少競爭失敗的家長希望孩子比自己強,」侯文詠認為,但現在職業比以前更多樣化,學歷影響愈來愈低,「是不是還要孩子花6年、12年去拚這個優勢?」他質疑,更重要的應是具備內在能力,包括自我終身主動學習、好奇、對人熱情真誠、有創意,能理解他人需求、善與人溝通、有一定要完成一件事的意志力,「這種人很難不出頭。」而這些能力並非補習與考試所能增強的。
他在各行各業拔尖的人身上都看到具有「內在能力」,而不是學歷多高或某種行業。「少掉這種能量的人,即便學歷驚人,也只是一個不快樂的專業人,對周遭世界沒有了解、缺乏想像,變成不快樂的人,」而這些不快樂的人常在公與私領域損害別人與自己。
快樂又成功的關鍵密碼
有別於過去一考定終身,考完學過的東西就可以忘光光,「未來知識更新的速度更快,必須持續不斷學習,否則沒有創造力,」李偉文指出。希望孩子經得起挑戰的父母,與其拚命灌輸孩子長大後已經落伍的死知識,還不如了解他的潛質,培養他對生活的熱情、與主動求知的能力。關鍵在於:
●讓孩子自主學習
自主學習並非放縱孩子,整天玩不進教室也沒關係,只要開心不要挫折,「而是讓孩子覺得學習很棒,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心,這樣學什麼都沒問題,」李偉文解釋,這必須靠親子互動來培養,不是光用講的來洗腦,「人家賣10元乖乖都要研究半天看怎麼吸引你,何況這是牽涉孩子一生的事?父母應該花更多心思時間去引導孩子,一起樂在學習,」他強調。
李偉文常和他的孩子討論每天怎麼過,多少時間玩、寫功課,但絕不會硬性規定該做什麼,「孩子有主導權才願意自己安排,不是混過去就算了。」
他就讀國小的雙胞胎女兒A寶B寶沒有上安親、補習,成績仍名列前茅,且多才多藝,除了鋼琴、相聲還會雜耍:扯鈴、獨輪車、舞龍舞獅。只要她們想學,李偉文都會協助,也不要求學到什麼程度,甚至放棄也無妨。他曾經擔心女兒學太多、每天太忙,她們卻樂在其中,參加作文比賽題目「我最快樂的一天」還寫:「我每天都很快樂,上學也很開心,不知道哪一天才是最快樂!」
李偉文並非不關心孩子表現,只是希望她們學習時連結到的是快樂,反觀家長送去學的往往因為大人覺得學費很貴,要求效果,孩子有壓力就變得被動,很難持續。」
他常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比賽,不是為了成績,而是「可以得到老師免費指導,」他笑說,但許多被逼去學鋼琴、英文的孩子,就算天資好、更優秀,卻不像他女兒主動爭取比賽。A寶B寶藉比賽培養榮譽感、自我期許,表現好又增加自信,便更有動機去挑戰,形成正向循環。
「面對孩子的學習,父母要準備的是一片『沃土』,」包括讓孩子有豐富的情緒感受力、探索的心、學習能力,還有大人的愛,讓他覺得安全受肯定,如果沒有這片沃土,「把知識的種子丟下去,就像丟在水泥地上,有什麼用?」只要土壤夠肥沃,什麼都有可能開花,「我們只要幫他準備好,讓他發芽。」
●找到孩子最會的東西順水推舟
早在數千年前,「因材施教」就是教育的理想準則,但父母到底該如何判斷孩子是什麼「才」?
「父母本身應該就是最了解孩子的,」政大心理學系教授鍾思嘉對以算命、檢測判斷孩子性向不以為然,「如果親子互動良好,成長過程中多觀察孩子的心理需求、生活細節,一定會有答案的,」他表示。
「其實90%的家長都知道孩子擅長什麼,如果說不清楚,一可能是父母不承認,二是不喜歡,三是不相信,」親職專家、心理諮商師也是名作家游乾桂直言,尤其當父母認定唯有讀書高,就會忽略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。
他觀察,台灣體制內學習多停留在「缺點教育」,常常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,「應該要改變成『優勢教育』,找到孩子最會的東西順水推舟,一旦被欣賞,上學就不會痛苦,」游乾桂認為,看到他的長處、予以掌聲,孩子自然有動力精益求精。他有個朋友喜歡運動,現在是運動心理學專家,「演自己才能成功,如果美術好,為什麼要去逼他當物理學家?」
研究天賦多年,著有《如何盡早發現孩子天分》的愛德溫‧薩姆克博士認為,父母應該按照孩子的能力和興趣,協助他發展天賦,而非要孩子完成自己的野心和目標,他建議:
●鼓勵孩子去追求興趣,自覺、自主實現自己的想法及才能,因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傑出成就的先決條件。
●提出可以激勵孩子的要求。目標不要訂太高,以免孩子失去勇氣和信心,但也不要訂太低,否則孩子不會認真以對。
●不要禁止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,阻礙他的興趣和創造力。克制自己不要說:「如果你不先做這個或那個,你就不能去球場或玩電腦。」
●適度的稱讚、回饋孩子的成就與進步。有時也需要給予建議和指正,但必須要有建設性。
●規劃符合孩子興趣的活動。當孩子專心在做某件事時,試著不去打擾他。
●父母是孩子的模範。讓孩子有機會體驗你的興趣和喜好,參與你的生活。
●避免跟孩子談論他沒有的才能,或談論你曾經想擁有的天分。更不要對孩子擁有的才能視而不見。
接觸才藝活動是發現孩子能力的方式之一,「重點在探索,而不是一下子就定型,或看別人學就跟著學,」鍾思嘉教授提醒,不一定要補習,也可以利用學校或社區資源去學,儘量讓孩子多體驗。
李開復的經驗是和孩子約法三章,例如當兩個女兒曾經都想學音樂,他和她們約定先盡力學三個月,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學。結果她們學了以後都放棄,李開復也就讓女兒往其他興趣發展。
才藝活動不該影響到孩子睡眠品質及正常的三餐,或沒時間和家人互動,家長應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,但關心要適可而止,不要令他覺得這是為父母而做的苦差事!
別讓愛變成傷害
為了讓孩子當贏家,很多父母彷彿也站上起跑點,深怕一不留神孩子就會落於人後,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,「很多父母不容許自己犯錯,壓力很大,」鍾思嘉指出。這種要求完美的父母往往太把別人評價當回事,孩子成功就覺得走路有風,表現不如意就擔心顏面掃地,而忽略了孩子並非實現父母野心的工具。(見46頁:你是哪一種父母?)
當父母沒有從生活中獲得足夠的肯定,只想藉孩子的成就證明自己,便會把「取悅父母」的重擔加在孩子身上,「你有沒有利用子女的人生,尋求自己的意義和滿足感?你是否盜取了孩子的人生?」著有《開心成大器——培養成功又快樂的小孩》,專為各領域傑出青少年及其父母提供諮商服務的吉姆‧泰勒博士直言。
當父母過度在意孩子表現,忽略孩子的感受,將導致他們以為自己的需求不被看重,自尊低落、生父母的氣,非常不利於親子關係。
有個媽媽求助於陽明大學教授洪蘭,高二的兒子寫了封信給她:「媽,我走了,不要找我。雖然你說過你是愛我的,但是你跟我說的十句話有九句是功課做完了沒。我很感謝你每天幫我買昂貴的晚餐去補習,可是我一上車你就問我今天考怎樣,接著問明天考什麼,難道我在你心中,除了分數什麼都不是?」
「我問她你有沒有這樣?她說有啊,因為她怕別人說她是老師卻教不好自己小孩,」洪蘭感嘆,「父母的觀念真要改變。」
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能躁進,過度催逼只會妨礙他們的表現,使孩子未來缺乏動機和技能追求成功,「孩子是漸進式學習,不是一下子就變用功、負責,要了解他們的個性,否則只會揠苗助長,」鍾思嘉提醒。
從小經歷嚴重的學習障礙,努力克服而有所成的板橋地方法院少年調查(保護)官盧蘇偉,從未想過用孩子證明自己是完美爸爸,「我只希望他走到哪裡都能被接納和喜歡,」他強調,考幾分只是生命中的一個經驗,「你記得國小二年級第三次月考國語考幾分嗎?」他笑問大家,結果從沒有人記得。他兒子盧蘇士國小也曾考不及格,哭著問「自己是不是很笨,」盧蘇偉告訴他考試是為了「找回失去的分數,知道哪裡沒學會,找回來就是100分,」幫助孩子以正向思考面對挫敗。
他認為,父母最大的責任是給孩子愛與示範,「生活就是最重要的教育,用心陪伴他,讓他有更多自我體驗和人生經驗,」盧蘇偉提醒,養育孩子本來就需要學習,不必要求自己很完美,「我都跟孩子說我是『實習爸爸』,」他說,「當父母認定自己是夠好夠棒的爸媽,才能賞識小孩的獨特,每個小孩都是最棒的。」
千萬不要越位,跑到前面幫他踢球
已有研究顯示,比起孩子的智商與父母的經濟能力,反而教養態度才是左右孩子成就的關鍵。密西根大學學者芙羅姆和艾寇絲發現,父母的認知對孩子的影響,遠大於孩子過去表現帶來的影響。
父母的言談舉止、勉勵方式,都會傳遞給子女,「要孩子樂觀積極,自己卻每天愁眉苦臉,責怪別人,孩子怎麼會相信你?」李開復舉例,他讓女兒自主學習後,就算她做功課到深夜,或整個晚上打電腦,他都不干涉,女兒因為被信任,表現一直很好。
「教養小孩,父母千萬不能越位,跑到前面幫他踢球,意念、言語都要沈住氣,別講要他多優秀多好,」侯文詠毫不干預孩子未來想做什麼、成就怎樣,只要確定是自己人生要的,即使功課不好也沒關係。
「唸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?為了它剝奪孩子的快樂,親子間的情感和人生的處境?」他質疑,「想想我們在職場用的本領都不是小時候學的!」太執著於分數變焦慮父母,孩子壓力大,「即使外在應付你,內在卻想要別的,反而製造更焦慮的未來。」
侯文詠並不覺得自己足以當典範,但相較多數家長,他更願意接受「父母能力有限」的事實,「教小孩我一樣會灰頭土臉,沒那麼理想保證優秀,」侯文詠坦言,不過「我就算拚死也不能替他活,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他,」他說,小孩有自己的命運,不一定得成大功立大業,「教養小孩要拿出理性,放下焦慮想一想,到底怎麼做對孩子真的有用?」當發現管教方式得到負面回應,愈來愈遠離理想目標,「就該停止這個無效的方法。」
侯文詠笑說,演講時他常像巫師祈福般對爸媽說:「安心啦!你的小孩會很好。」回到家他也這樣勸太太:別擔心孩子明天考試不知會怎樣,替他們煮美食、多陪伴,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支持。
享受親緣一場帶來的祝福,贏在人生的終點
或許家長會擔心,放下焦慮、順應孩子特質引導,真的有效嗎?
看看這些已經在實踐的父母,即使不提其他表現,單以智育為衡量標準,他們的孩子都不差。盧蘇偉孩子小學時雖有輕微學習障礙,遠落於同齡孩子之後,但他一點不擔心,還是專注生活教育沒去補習,等孩子國中慢慢跟上,現在考試都在全校前50名。李偉文的A寶B寶連電視都沒看(家中根本沒裝電視),依然品學兼優當風雲人物;李開復大女兒曾跳級上數學資優班;侯文詠大兒子就讀師大附中,在社團如魚得水,玩吉他、讀文學,完全忘了曾為少0.5分沒上建中的悲憤。洪蘭兒子小時雖飽受上學之苦,現在已經順利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。
難道他們都這麼幸運,剛好生到自動自發、出類拔萃的孩子?這些父母可不會同意,他們付出的心血時間不輸給任何人,只是努力的焦點很少放在「做什麼孩子不會輸給別人」,反而是「我該怎麼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」。
讓孩子不輸給別人,只是贏得一時;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,卻能贏得一生。就像黑幼龍分享他教養4個孩子的經驗:「寧願在孩子的起跑點,幫他找到自己成長的力量,不要追求一時的方法,而輸在起跑點;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贏在人生的終點,享受父母與孩子親緣一場帶來的祝福。」
因此《康健》特別製作這本兒童專刊,涵蓋身體健康、腦力學習、情緒發展、營養、運動,全方位提供父母養育孩子的知識與技巧,協助孩子均衡、快樂地成長。
願你和孩子都成為真正的贏家!
你是哪一種父母?
你是一個別人眼中的好父母,還是自覺稱職愉快的明理父母?檢視以下指標,適度修正,不但能減輕你的教養壓力,也能避免造成孩子負向的行為結果。
《好父母》
父母的信念:我必須控制孩子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要求孩子服從
‧處罰
‧凡事贏過孩子
‧堅持父母是對的,孩子是錯的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反叛,必須贏或爭對錯
‧隱藏真實的感覺
‧感到焦慮
‧報復
‧覺得生命不公平
‧放棄、逃避、說謊、偷竊
父母的信念:我比孩子行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憐惜孩子
‧負起所有責任
‧過度保護
‧自以為公正的行動
‧寵孩子、羞辱孩子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自憐、責怪他人、批評他人
‧覺得不公平、不對勁
‧期望他人給予
父母的信念:我是給予者,你該聽我的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過於關心公平問題
‧有條件的給予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不信任他人,覺得生活不公平
‧感覺被剝削
‧學會剝削別人
父母的信念:我必須是完美的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要求所有的事都要完美
‧挑毛病
‧過於關心他人的想法
‧促使孩子注意外在條件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相信自己總不夠好,成為一名苛求完美主義者
膽怯、焦慮於他人看法
父母的信念:我不算什麼,別人比我更重要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放縱孩子
‧成為一個奴隸,任孩子予取予求,對孩子說「不」有愧疚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期望獲得不良的社會關係
‧不懂得尊重他人
‧自私
《明理父母》
父母的信念:我相信孩子可以做主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允許孩子選擇
‧鼓勵孩子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有自信、敢嘗試
‧願意貢獻己力
‧合作
‧有能力解決問題
‧生活很豐富多彩
父母的信念:我與他平等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相信且尊重孩子、鼓勵獨立
‧給予孩子選擇與負責的機會
‧期望孩子參與貢獻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發展出獨立判斷能力和責任感
‧學習自主、自我尊重,也尊重他人
‧相信平等
父母的信念:我相信人應該互相尊重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促進平等、鼓勵互相尊重,避免讓孩子覺得愧疚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自尊與自重、信任他人
父母的信念:我是人,有勇氣接受缺點,並欣賞優點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設立合於實際的標準
‧重視孩子的優點、鼓勵,不只關心自己的期望
‧有耐心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注意力在手上的工作,而非自我評價
‧視錯誤為挑戰或有再試之勇氣
‧敢嘗試新事物、能寬容他人
父母的信念:我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唯一且有用的,包括我自己
父母的可能行為:
‧鼓勵互相尊重與貢獻己力,拒絕成為奴隸,知道何時說「不」
孩子的可能行為:
‧社會關係良好、尊重他人權力
‧心胸寬廣、包容
資料來源:《親職教育》,鍾思嘉著,桂冠圖書
贏家父母指南針
教養孩子,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理,但的確有些原則能提醒父母不致迷失在似是而非的資訊中,《開心成大器──培養成功又快樂的小孩》作者吉姆‧泰勒博士指出:
‧為子女做的任何事都必須著眼於他們的最大利益
‧必須有助於他們提升成就和快樂,健康地成長位愉快而富生命力的個體
‧與子女之間必須建立起堅固和充滿愛的關係
吉姆‧泰勒博士認為,孩子是否有能力成為圓滿的人,將取決於父母是否能幫助他們培養出重要的信念:
‧我受到喜愛-被重視的感覺
‧犯了錯不打緊-接受不完美
‧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樂在其中-熱情和快樂的價值
‧我有能力-有能力的感覺
‧嘗試很重要-努力的價值
‧犯錯時我能處理-應付逆境
‧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-主權感
‧我可以做出改變-做自己的主人
留言列表